余氯測定儀是檢測水體中余氯含量的專用設備,廣泛應用于自來水廠、游泳池、污水處理等場景,其準確操作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可靠性。以下從準備工作、開機校準、樣品檢測到關機整理,詳細介紹余氯測定儀的使用流程。 一、使用前的準備工作 使用前需做好設備檢查、試劑準備和樣品預處理,為檢測奠定基礎。首先檢查儀器外觀,確認電源線、數據線連接牢固,顯示屏無破損,按鍵靈敏;檢測比色皿是否干凈透明,有無劃痕或污漬(若有污漬,可用鏡頭紙輕輕擦拭,避免使用硬物刮擦)。 試劑準備需根據儀器配套的檢測方法進行,通常包括余氯檢測試劑(如DPD試劑)和標準余氯溶液(用于校準)。檢查試劑是否在保質期內,外觀是否正常(如液體試劑無沉淀、粉末試劑無結塊),若試劑變質需及時更換。同時準備好待檢測的水樣,水樣需現取現用,若無法立即檢測,需密封冷藏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檢測,避免余氯因光照、溫度變化而分解。 此外,需根據水樣情況進行預處理:若水樣渾濁,需用濾膜過濾去除懸浮物,防止干擾檢測光路;若水樣中含有還原性物質(如亞硝酸鹽),需添加專用掩蔽劑消除干擾。預處理過程中使用的容器需潔凈無殘留,避免引入雜質影響檢測。 二、開機與校準操作 余氯測定儀需經校準后才能確保檢測準確,開機后需按步驟完成校準。首先接通電源,打開儀器開關,儀器進入預熱狀態(通常3-5分鐘),預熱期間屏幕顯示倒計時或“預熱中”提示,待預熱完成后進入主操作界面。 校準分為零點校準和跨度校準。零點校準需使用不含余氯的純水(如經脫氯處理的蒸餾水),將純水倒入比色皿中,擦凈外壁水珠后放入儀器的比色槽,蓋好遮光蓋;在操作界面選擇“零點校準”,儀器自動檢測并記錄零點值,校準完成后顯示“零點校準成功”。 跨度校準需使用已知濃度的標準余氯溶液,按與零點校準相同的步驟將標準溶液放入比色槽,在界面選擇“跨度校準”,輸入標準溶液的實際濃度,儀器檢測后自動調整參數,使顯示值與標準濃度一致。校準完成后,建議用同一份標準溶液再次檢測,若偏差在允許范圍內(通常≤±5%),則校準有效;若偏差過大,需重新校準并檢查試劑是否失效。 三、樣品檢測流程 樣品檢測需嚴格按照試劑反應要求和儀器操作規范進行,確保反應充分、檢測準確。首先取適量水樣(如10mL)倒入潔凈比色皿中,按試劑說明書加入規定量的檢測試劑(如DPD試劑),輕輕搖勻后開始計時,反應時間需嚴格控制(如5分鐘,不同試劑反應時間不同),避免反應不足或過度導致結果偏差。 反應完成后,擦凈比色皿外壁,放入儀器比色槽并蓋好遮光蓋,在操作界面選擇“樣品檢測”,儀器自動進行檢測,幾秒后顯示余氯濃度值。若水樣余氯濃度超過儀器量程,需用純水稀釋水樣后重新檢測,檢測結果需乘以稀釋倍數;若檢測值低于檢測下限,需更換高靈敏度檢測方法或試劑。 同一樣品建議檢測2-3次,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,減少偶然誤差。檢測過程中若儀器顯示異常(如“讀數不穩定”“光路故障”),需檢查比色皿是否放置正確、是否有氣泡,或重新校準儀器后再檢測。 四、關機與后續處理 檢測完成后需規范關機并做好設備和試劑的整理,延長儀器壽命并保證下次使用方便。首先保存檢測數據,可通過儀器的“數據存儲”功能記錄檢測結果(包括樣品編號、檢測時間、濃度值),或通過USB接口導出數據至電腦存檔。 關機時先關閉儀器主機電源,再斷開電源線;將比色皿中的殘留液體倒入廢液桶,用純水沖洗比色皿2-3次,倒置晾干后收納;檢測試劑需密封后按規定條件儲存(如避光冷藏),避免變質。 最后清潔儀器表面,用干布擦拭比色槽內的灰塵和水滴,蓋好儀器防塵罩;填寫儀器使用記錄,注明檢測樣品數量、校準情況、是否出現異常等信息,為后續維護提供參考。 五、結語 余氯測定儀的使用操作需注重細節把控,從準備階段的試劑檢查到檢測過程的反應控制,再到校準的精準執行,每一步都影響結果可靠性。規范操作不僅能保證檢測數據準確,還能減少儀器故障、延長使用壽命。若在使用中遇到特殊水樣(如高濁度、高色度水樣)的檢測問題,可進一步參考儀器說明書或聯系技術支持。
余氯測定儀的使用操作方法:http://www.whfa.cn/newss-8819.html |
|